返回

重生在穿越女之前抢回前夫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28章 兔儿灯笼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这是团儿第一次喊娘。

    林玉禾激动地抱起小团子,亲了亲她的脸蛋,哄道:“团儿乖,再喊一声娘。”

    哪料,小团子憋着一口气喊的却是:“得得。”

    自那日小团子对楚星持喊了声爹后,林玉禾心中很不是滋味。

    她心中怨谢书淮,也恨自己。

    可无论自己如何逃避。

    即便她日后都不见谢书淮,也改变不了他就是团儿爹爹的事实。

    就在这时,收拾完灶房的杨氏走了进来。

    看她一脸失落,劝道:“妹子,这孩子喊人是好事。”

    “这几日,我带团儿出去,她只要看到稍年轻的男子哄她,都会这样喊。”

    “或许是听得周围的孩子喊爹吧,她也学会了。”

    “团儿愿意喊,就让她喊吧,这世上那个人没爹。”

    林玉禾摒弃复杂的心情,“杨姐姐你说得对,团儿会长大的,她爹的事也瞒不住。”

    “等到她大了,我再告诉她。”

    杨氏犹豫片刻,继续问道:“妹子,如今你在平阳也算有了不错的出路,能单独养活自己了。”

    “你打算何时回去看你哥嫂,他们必然牵挂。”

    林玉禾收起账本,顺口回答:“再过两年吧。”

    杨氏心中一沉,再过两年,谢郎君不就去京城科考了吗?

    心中长叹一声,暗道,好好的一对就这么散了,实在可惜。

    很快八月十五中秋来临。

    孟府这边,也借此中秋之时,给谢书淮和季大夫准备了饯行宴。

    只有季大夫一人到场。

    太傅进了宫,参加宫宴。

    作陪的是陈瑾湛和王氏。

    膳食众多,足可以看出对二人的重视。

    谢书淮提前给王氏说明了原因。

    她自不会怨谢书淮失礼。

    京城的中秋之夜热闹又隆重。

    大街小巷热闹不已,街边店铺张灯结彩。

    绸缎铺子前,五彩锦缎随风飘扬,布面上绘有玉兔,也有各种神仙,还有一些吉祥的祝福语。

    点心铺子前摆满了,各种味道的月饼,香味诱人。

    食肆铺子为了招揽人,也摆出了各种卤味小吃。

    谢书淮无心留意这些,路上也没停歇,直接来到朱雀大街的灯笼摊前。

    木架上形状各异的灯笼高高挂起。

    看得出来做灯笼的人手艺精湛。

    灯笼上绘制着各种神话中的故事人物。

    不仅有各种花卉形状的灯笼。

    还有小动物的形状。

    比如鱼儿灯笼,蝴蝶灯笼,蜻蜓灯笼等

    颜色鲜艳,让人眼花缭乱。

    以及孩子们喜欢的兔儿灯笼。

    摊前吸引了不少姑娘和孩子。

    只有买到了自己心仪的灯笼,她们才愿离去。

    大人们紧跟着在身后,各种叮嘱。

    谢书淮清冷的身影,置身在这热闹的场合,显得有些格格不入。

    他眼含羡慕,视线不自觉追随着,从他眼前而过的手牵幼童的恩爱夫妻。

    想着自己以后,也能这般与林玉禾牵着团儿该多好。

    身边陌生的妇人和孩童,在谢书淮眼前,也变成了林玉禾与小团子的身影。

    只是可惜一切都是假象。

    卖灯笼的商贩,看他一直伫立在此,神色落寞。

    主动问道:“这位郎君,你可是要买灯笼?”

    谢书淮颔首道:“我要一个兔儿灯笼。”

    这就是他要等到过了中秋,再回许阳的原因。

    谢书淮儿时常与自己爹娘亲来京城玩耍,好几次都逢中秋时节。

    林玉禾听他提起,一脸向往。

    当即就向谢书淮提议,若是他再去京城遇到中秋时,一定要给她买个兔儿灯笼。

    装好灯笼后,谢书淮并没急着回府,他缓缓走在街上。

    人群熙攘,不断有人从他身边越过,他心口空空有些逃避。

    最后走累了,他自己也不知道来到何处。

    只看到众人齐齐聚在一个叫泰丰楼的地方。

    楼上楼下挤满了看热闹的人。

    没挤进去的妇人,开始抱怨起她的相公来晚了。

    男子不忍妇人的唠叨,反驳道:“你挤进去又如何,我们既不会吟诗作赋,又不会博弈。”

    谢书淮对这些热闹的场合向来避而远之,停也没停一下。

    这时那妇人又不满道:“去瞧瞧那彩头也是好的,这泰丰楼的掌柜大方得很,每年给的彩头都宝贵得很。”

    “听说今年的彩头更是价值不菲,是一枝金镶玉的并蒂莲发簪。”

    “这寓意都好呀,夫妻恩爱,长久相伴,永不分离,可惜你不会诗词。”

    鬼使神差,谢书淮的步子一顿。

第128章 兔儿灯笼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